欢迎光临,上海市管理科学学会!

第一届上海管理赋能大会圆满召开 重磅嘉宾共论“管理赋能企业穿越周期”

2025-01-20 0

第一届上海管理赋能大会.jpg

2025年1月18日上午,管理科学领域年度盛会“第一届上海管理赋能大会”于上海市龙之梦万丽酒店盛大开幕!

本届大会由上海市管理科学学会与管理赋能研究院共同主办,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上海新沪商联合会、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等单位协办、智享会、朴道晟源,《中国企业报》中企视讯特别媒体支持。

大会由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前院长、管理赋能研究院名誉院长王方华教授担任主席,上海市管理科学学会理事长霍佳震教授、上海新沪商联合会会长严健军、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会长孙建平分别发表开幕致辞,为大会拉开帷幕。

大会以主题演讲和圆桌部分展开。管理赋能研究院院长、朴道晟源创始人、华东理工大学教授高松,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首席专家宋志平,安迈咨询集团北亚区联席主席、前科尔尼和罗兰贝格咨询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前埃森哲大中华区主席朱伟,以及高风咨询公司创始人兼CEO、前波士顿咨询公司中国区总裁、前博斯咨询大中华区董事长兼总裁谢祖墀分别发表主题演讲;圆桌环节,上海市管理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力康生物医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沈钦华、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谢恩、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书记魏航、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上海中心首席执行官朱栩作为嘉宾代表精彩对论,更进一步深入探讨了“管理赋能、穿越周期”这一主题。群贤毕至、齐聚一堂,分享前沿管理智慧,为与会观众带来一场思想盛宴。

大会致辞

王方华.jpg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前院长、管理赋能研究院名誉院长王方华

大会主席王方华教授在开幕致辞中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给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背景下,管理赋能成为企业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管理赋能并非空洞的理论探讨,而是要深入企业实际,解决真问题,创造真实价值。希望通过管理赋能平台汇聚各方力量,形成一个开放、共享、合作的生态系统,推动管理科学在企业中的应用与发展。他呼吁在场的每一位嘉宾都能积极参与到管理赋能的实践中来,共同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霍佳震.jpg

上海市管理科学学会理事长霍佳震

上海市管理科学学会理事长霍佳震教授在致辞中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对与会嘉宾表示诚挚欢迎。霍佳震教授回顾了上海市管理科学学会自1979年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强调学会始终致力于推动管理学科的前沿研究与实践应用,成为政府与企业管理者之间的桥梁与纽带。

霍佳震教授指出,本次大会的主题“管理赋能、穿越周期”不仅是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深刻洞察,更是对未来发展的积极展望。管理赋能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方法,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管理赋能的核心在于激发企业的内在潜力,通过管理创新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他期待通过本次大会,进一步深化与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新沪商联合会等机构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企业赋能,促进校企之间、企业间的深度对接与合作,推动产业链的优化升级。

严健军.jpg

上海新沪商联合会会长严健军

上海新沪商联合会严健军会长表示,新沪商联合会作为在沪民营企业家的大家庭,始终致力于推动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本次大会的召开,为民营企业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和学习平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数字化转型的压力以及人才竞争的激烈,都对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管理咨询更多关注理论层面的研讨,已经难以满足企业实际需求。而管理赋能则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出发,立足于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为企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孙建平.jpg

上海市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会长孙建平

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会长孙建平在大会致辞中指出,本次大会的召开恰逢其时,顺应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作为经济的重要支柱,服务业当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从业人员素质滞后、数字化与绿色化转型短板、先进技术应用不足以及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深度不够等问题。在此背景下,管理赋能成为提升企业应对能力的关键举措。通过管理赋能,企业能够更好地把握行业创新与融合发展的趋势,加速实现个性化、平台化和数字化转型。孙建平强调,管理赋能不仅是企业管理升级的必然选择,更是推动服务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大会同期举行了管理赋能平台启动仪式。

管理赋能平台启动仪式.jpg

管理赋能平台启动仪式

主体演讲

高松.jpg

管理赋能研究院院长、朴道晟源创始人、华东理工大学教授高松发表关于“管理赋能重塑咨询实效”的主题演讲

高松在演讲中指出,管理咨询行业正处在一个范式跃迁与转换的关键时期,管理咨询需要为企业创造真实且可落地的价值。他正式提出了“管理赋能”这一全新范式,这是一种助力企业提升组织管理能力的创新方法论。通过激发企业组织的内生能力来解决问题,管理赋能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其核心在于帮助企业精准找到真实问题,通过共创解决方案并落地实施,最终产生实效

宋志平.jpg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首席专家宋志平发表关于“企业的经营与管理”的主题演讲

宋志平对企业经营与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剖析。他认为,经营的本质是“做正确的事”,其核心在于提高效益,通过向外拓展、开源以及从市场获取收益来实现企业的增长;而管理则是“正确地做事”,聚焦于内部优化、提高效率、实现节流。

宋志平指出,随着企业进入经营管理时代,单纯依靠管理已难以应对复杂环境,企业一把手需要从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转变为有效的经营者。他强调,许多企业出现问题时,常习惯于从内部管理找原因,但如今不少问题的根源在于经营决策失误,过度依赖管理无法弥补经营上的不足。宋志平同时指出,尽管经营至关重要,但管理依然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尤其在管理过程中,方法比理论更为关键,因为方法直接关系到能否落地实施。

朱伟.jpg

安迈咨询集团北亚区联席主席朱伟发表关于“管理变革与中国企业的出海战略”的主题演讲

安迈咨询集团北亚区联席主席朱伟从事管理咨询工作30余年,他认为过去30年,管理咨询行业的角色不断转变,从被视为老师,到成为企业教练,如今更像是提供管家服务的伙伴。这是因为企业水平和认知不断提升,管理咨询必须有实践真知才能立足。

朱伟认为,中国企业需正视经济转型压力、地缘政治因素、数字科技变革这三大力量的挑战。对此,中国企业必须进行包括企业重组与降本增效、业绩提升和数字化转型等管理变革,以及寻求向外增长的可能性。对于企业出海,朱伟认为有三点关键因素需要考虑:即明确战略规划、组建专业团队、了解海外环境

谢祖墀.jpg

高风咨询公司创始人兼CEO谢祖墀发表关于“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企业战略”的主题演讲

谢祖墀认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世界正发生着深刻变革。当前,世界主要存在让众多国家、企业和民众受益的全球化和以“脱钩”“去风险化”等思潮为代表的世界分割这两种相互竞争的力量。这两种力量相互博弈,其结果在不同行业中有所体现。

谢祖墀进一步指出,世界正从单极格局向多极格局转变,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过去,“China strategy”主要是指企业如何在中国开展业务;而现在,“How do i do business with China”意味着企业要将中国作为开展业务的关键考量因素。

圆桌讨论

圆桌讨论——管理赋能:助力企业穿越经济周期

圆桌讨论.jpg

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书记魏航从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状态来分析穿越周期,现在全球进入到了一个慢增长的周期,同时中国正处在一个充满环境挑战的一个周期。要在这两个叠加的周期下去看中国经济以及我们未来的发展。第一个能够管理赋能的方面是在企业走出去的过程当中的风险、合规,以及选择的行业地理;第二个是保证自己有相对比较充裕的现金流,保证在这个过程当中的财务的相对稳健;第三个是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心有定力。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谢恩认为,当外部危机出现的时候,其实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思考我们未来发展更大的空间是在什么地方,而不是在一条原有的路上去找,怎么把这条路做的更好。要提醒自己要看大看远,而不是把所有的目光集中在自己。同时,谢恩提到,现在周期的因素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第一个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第二个是国家发展的命运,第三个是技术的发展。从管理赋能上,我们要更大程度去拥抱国际化的战略,拥抱新技术。

力康生物医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沈钦华从企业的角度感受到创业周期对企业的影响。针对这个问题,一是要做一个战略上的调整;在日常管理的同时,重视经营。在战略上,我们要以市场需求为主要的出发点,来参与整个的经济下行周期。赋能实际上就是不断的学习,使自己的企业适应这个市场。战略上,一是共享机制,二是技术以市场为导向,三是把技术带到海外去;管理上,保住现金流。

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上海中心首席执行官朱栩认为,在过去整个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当中,我们可能获得了在企业经济上的收益和回报。但既获得了相应的周期性的回报,可能也需要去承担周期性给我们带来的一系列的压力。他分享了一些应对措施:第一,更敏捷的战略;第二,在关注长期的过程当中,把握短期;第三,更保守的财务政策;第四,创新的经营和管理模式。赋能有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对于个体负责,第二方面是对于组织负责。从个体负责方面讲,赋能第一个是给予技能,第二个是更好的技术和方法,第三个是企业的机制,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激发内心力量。

助力企业穿越经济周期.jpg

当天下午,管理赋能研究院正式发布了年度研究成果:《企业学习的未来白皮书》。

企业学习的未来白皮书.jpg

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汇聚了企业实践、管理咨询、商学院三界视角,激发了管理科学领域更多思考与尝试。管理赋能研究院期待与各方携手,共同探索管理赋能的新理念与实践路径,助力企业穿越经济周期,开创基业长青的新篇章。

信息来源:管理思想践行专委会